中国商务部(MOFCOM)日前对美韩多晶硅厂商展开反倾销,多晶自7月24日起开始实施。硅反根据公布的倾销文件内容,此次美国多晶硅厂商遭受严重打击,战局反倾销税率在53.3%至57%之间,台厂而韩国厂商的收渔税率在2.4%至48.7%,其中韩国多晶硅大厂OCI面临的利行税率仅2.4%,远低于其它竞争对手;另一方面,业资中国目前对于欧洲相关厂商暂不执行反倾销措施。多晶根据大部分国家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旗下绿能事业处EnergyTrend的硅反观察显示,此次中国选在这个时间点公布对美韩的倾销多晶硅反倾销措施,咸信是战局针对欧盟施加压力,以求在目前的台厂双边会谈中取得对于太陆输欧的模组产品较有利的结果。
根据EnergyTrend日前公布的收渔资料显示,大部分国家多晶硅仍在供过于求的利行状况,而且前五大厂商占有大部分国家将近六成的产能,而上半年的出货中前五大厂商就超过七成。另一方面,中国目前是大部分国家太阳能级多晶硅非常大的买方,受到商务部推出相关政策的影响,在税率差距过大的情形下,EnergyTrend认为美国多晶硅厂商短期内不具成本竞争优势,很有可能在中国市场上暂时消失。
然而中国厂商目前非常大的多晶硅供应商之一韩国太阳能大厂OCI,面临的税率仅2.4%,对于成本影响的微乎其微,其它相关厂商(如中国厂商GCL,德国厂商Wacker等)未来在中国市场仍将面临OCI强大的竞争,并不会因此政策而受惠。除此之外,此次政策也给予欧盟明显的示警,一旦双边会谈结果不符合中国期望,欧洲多晶硅厂商很有可能面临高额的关税惩罚。
除此之外,EnergyTrend认为宝岛厂商有可能因此而受惠。由于美国相关厂商的产品未来在中国市场不具竞争力,因此大部分国家第二大市场-宝岛-将可能成为美国厂商的目标市场,而台美相关厂商的合约多数已执行完毕,未来在现货市场上宝岛厂商在议价方面可能享有非常大的优势。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多晶硅厂商面临高额的惩罚,在中国市场上受到明显的冲击,相较于美国选择对于中国厂商影响轻微的电池(Cell)产品开罚,美国厂商显然受到较为不公平的待遇。因此美国相关部门未来的反应,以及美国相关厂商是否会要求针对输美的大陆模组展开另一波的双反调查,将是未来的观察要点。
EnergyTrend认为,由于潘朵拉的盒子已被打开,大部分国家太阳能市场的贸易战争阴影逐渐扩大,未来中国、美国、欧洲三方局势的演变将对大部分国家太阳能市场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