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11月1日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中欧战让状态资讯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据申请人估算,光伏公平在2011年7月~2012年6月的双反市场调查期内,欧盟被调查产品的竞争倾销幅度为11.47%。申请企业希望通过这次“双反”让大家都回到公平竞争的行业状态。
“希望通过这次‘双反’让大家都回到公平竞争的中欧战让状态资讯状态。国外多晶硅生产商有足够经济实力和我们打消耗战,光伏公平一旦中国多晶硅企业在这次产业低潮中受到重创,双反市场它们又可以回到几年前的竞争垄断地位了。”
11月2日,行业国内多晶硅生产商、中欧战让状态资讯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大全)投入资金者关系负责人何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心声。光伏公平
11月1日,双反市场应国内4家多晶硅生产商申请,竞争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行业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重庆大全是申请企业之一。
根据申请企业目前掌握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德国瓦克化学公司在内的欧盟11家多晶硅生产商对中国市场存在倾销行为,并获得大量补贴。据估算,在2011年7月~2012年6月的调查期内,欧盟被调查产品的倾销幅度为11.47%。
价格4年内下降75%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太阳能产业进入了一个低潮期,再加上欧盟、美国和韩国的不公平竞争,多晶硅价格一路下降。”何宁说,“公司去年较后一个季度出现了历史上靠前次亏损,但公司的经营状况相对于大多数多晶硅企业已经算不错的了。”“中国规模以上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原来有十几家,但现在除了四五家还在坚持生产之外,其余都已关闭了生产线。就算硕果仅存的几家企业,生产线也没有完全开满。”何宁表示。记者了解到,2012年初,江苏中能、江西赛维LDK、洛阳中硅、重庆大全4家申请企业尚可维持开工,而到2012年第二季度,洛阳中硅和江西赛维LKD已接近完全停产。
事实上,2011年国内多晶硅当年表观消费量比上年增长62%,硅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本应带动国内产业的发展,但为何国内多晶硅产业自2011年以来陷入大规模停产境地呢?在何宁看来,这与海外多晶硅的不公平贸易有很大关系。
数据显示,2008年~2011年,原产自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口数量增长了272%,进口价格则下降了75%;2012年1~6月与2011年同期相比,进口数量增长了34%,进口价格则降49%。
何宁说:“由于欧盟多晶硅的进口价格不断大幅下降,国内多晶硅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生产、保持市场份额,不得不随之降价,这导致国内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乃至出现亏损。”数据显示,2008年~2011年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成本差整体跌幅达到89%,2012年1~6月比2011年同期下降了94%。
欧企获12亿欧元补贴
在4家企业递交的申请书中,欧盟多晶硅生产商还被指收受当地相关部门提供的巨额补贴,使其产品获得了比中国同类产品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何宁表示,尽管收集补贴信息相当困难——由于被调查产品生产商获得补贴的具体信息绝大多数属于内部信息,因此不可能掌握每一被调查产品生产企业直接或间接获得的补贴项目和获益情况,并确定单位进口产品的补贴额——但4家企业仍然提供了充足证据。
在申请书中,中国企业主张欧盟向涉案产业和企业提供的补贴项目共计3个:德国“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共同任务”投入资金赠款(下称“共同任务”)、德国东部地区“投入资金津贴”项目(下称“投入资金津贴”)以及欧洲投入资金银行政策性贷款。
在德国“共同任务”项目下,德国联邦和各州相关部门直接以现金形式向特定“激励地区”内的投入资金项目提供无需偿还的赠款。在资助金额较高的地区,大型企业能够得到的资助,较高可达投入资金成本的30%,中型企业较高可获得40%,而小型企业较高可获得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