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企业仍在为欧盟反倾销调查苦恼之际,中国再遭德国光伏企业Solar World迫不及待地希望对中国企业再补一枪。光伏
欧洲当地时间9月25日,欧企SolarWorld牵头的反补名为EUProSun的团体向欧洲监管部门提起申诉,指控中国光伏公司获得非法补贴,贴申要求欧盟对产自中国的诉中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进口关税。
此前的企搜7月24日,向欧盟提起对中国光伏企业反倾销调查申诉的集资,同样是对行SolarWorld。9月6日,业资欧盟刚刚宣布就反倾销申诉立案调查。中国再遭
欧盟目前是光伏中国光伏企业较主要的出口市场,出货量占到中国光伏企业的欧企70%左右。此次中欧贸易摩擦是反补大部分国家金额非常大的光伏行业调查,涉及欧盟从中国进口的贴申价值210亿欧元的商品。
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多家中国光伏企业相关人士称,说中国相关部门对光伏行业进行补贴是没有依据的。
今年3月份,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初裁结果是:决定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征收2.9%到4.73%的初步反补贴税。在此基础之上,5月份,美国商务部又决定加征至少31%的初步反倾销关税。
对于应对措施,上述中国企业称仍需等待欧盟方面是否立案的较终决定。根据规定,欧盟将在45天内决定是否立案。如果发起调查,欧盟委员会可在九个月内加征临时关税。
英国资金时报引用贸易律师的话表示,相对于反倾销案,反补贴案在欧洲要少见得多,部分原因是反补贴案较难举证。
“我们是私企不是国企”
EUProSun代表20多家欧洲光伏企业。早报记者查阅了EUProSun官网上9月25日发布的公告,公告称其已要求欧盟方面调查中国的国有银行和相关部门为企业提供的帮助是否违反了世界贸易筹备的规定。
EUProSun的主席是SolarWorld公司的副总裁米兰·尼茨施克(MilanNitzschke)。
米兰·尼茨施克在公告中称,“中国的银行给太阳能设备生产商提供低息贷款,如果借款商家无法还贷,它们可能会勾销贷款、无限期延长还款期限,或者让相关部门控制的其他实体来代还,这样,中国太阳能设备公司就能更容易、更低价地获得资金,风险也大大减少。”
米兰·尼茨施克认为,如果没有无穷无尽的相关部门补贴,多数中国太阳能制造商早已破产了。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布的较新数据称,自2010年以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hinaDevelopmentBank)向12家中国太阳能企业共提供了330亿欧元的授信。
不过授信并不等同于贷款,更不等同于低息或者无息贷款。尚德电力(NYSE:STP)执行董事长施正荣此前曾表示,这些授信几乎没有任何光伏企业使用。施正荣称,这些授信只是框架协议,不是贷款承诺,而商业银行是要赚取利润的。
阿特斯(Nasdaq:CSIQ)方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SolarWorld提出的银行低息或无息贷款是无中生有,不符合事实。中国的银行投入资金向来是非常谨慎的,在对我们进行各方面的考核后,才进行决策。”
一家中国龙头光伏企业的高层此前也曾表示,“我们拿到的所有钱,都是商业信贷,经过正常程序审批和授信,利率也是国家规定的利率。根本不存在低利率高额信贷。作为上市公司,每拿到一笔贷款,在经审核的财务报表上都是有显示的,拿到多少钱,利率是多少,都是公开的。”
不过关于延长还款周期一事,相关人士对早报记者称这一情况确实存在。比如深陷负债之中的赛维LDK(NYSE:LDK)在这方面就受到了特殊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