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玻璃承德华富、器皿北雄科技、行业行业山西大华、提升大连恒之伟家居、抗压沈阳昌昊玻璃等众多国内玻璃器皿企业汇聚北京全部贸易展览中心,资讯参加第三届中国全部日用、玻璃工艺玻璃制品展览会。器皿琳琅满目的行业行业展品,别具匠心的提升展台设计,力求将中国玻璃器皿行业的抗压发展水平和企业形象展示得尽善尽美。记者还注意到,资讯一些国外有名品牌如捷克的玻璃莫瑟、哈拉马,器皿法国的行业行业莱俪、弓箭等也亮相本届展会,进口商初次参展成为本届展会的一道靓丽风景。
国内外展商互补性强随着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们对家居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玻璃器皿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尤其是时尚、典雅的欧美高等水晶玻璃制品更是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我国从国外进口的玻璃器皿量不断增长,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1至4月,中国玻璃器皿进口总额高达24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了出口增长幅度。
承德华富玻璃器皿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玻璃器皿分会理事长张玉成告诉记者,国外产品在丰富我国市场的同时,也在改变和带领中国人对玻璃制品的消费习惯。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人喜欢玻璃制品,增加对中高等玻璃制品的消费。
“我们不是仅仅去‘占领’别人的市场,也以公开的心态欢迎国外的厂商和产品进入我们的市场。这有利于与外国同行在技术、设计理念等方面加强交流,从而实现合作与双赢。”张玉成说。本届展会初次邀请国外厂商参加,中、外产品同台亮相,引起记者的特别关注。记者发现,国外参展商虽然数量少,但其展品主要是玻璃工艺品、艺术玻璃和琉璃艺术品。国内参展商中虽然也有艺术价值较高的展品,但以生活用玻璃制品为主。这也体现了中外玻璃制品企业在生产分工上各有侧重,产品互补性很强。
展会开幕当天,还举办了名为“晶莹心灵之约”的全部有名玻璃品牌精品展示会,让中国消费者领略了精美时尚的国外玻璃制品的风采。
中国玻璃突围近年来,我国玻璃器皿生产企业抓住世界主要生产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得机遇,大规模进行技术改造,逐步提高产品档次、质量水平、服务能力等,行业获得迅速发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截至去年,我国玻璃器皿行业年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93家,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9家。与此同时,我国玻璃器皿在全部市场上的整体地位也发生很大改观,中国制造的日用玻璃器皿,已经由在低档廉价的超市销售为主,开始逐步转向在百货公司、礼品店、家居用品连锁店销售为主,质量和款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认可,商品的价格逐步提高。去年我国超过法国,一跃成为大部分国家玻璃器皿出口靠前大国。今年1~5月玻璃器皿出口总额达到4.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玻璃器皿行业也面临着 能源紧张、原材料涨价和劳动力成本高企以及 金额升值等压力,特别是7月1日起玻璃制品 出口退税率降至5%。
随着新情况出现,玻璃器皿行业的利润水平不断缩水,企业生产经营的压力越来越大。
“从国家利益和行业健康发展角度看,近期下调出口退税是必要的。同时,下调出口退税会对企业产生影响,直接的影响就是产品价格要调整。”北京北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戴鸿表示。为减少调价给企业造成的影响,北雄力求提效率高率,控制成本,同时不断开发新产品,扩大利润空间。此外,近年来集团公司还努力实现多元化发展,分散了经营风险和压力。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固守原来的发展理念,仅靠扩大生产规模来应对挑战,无疑是死路一条。”张玉成表示。只有加大自主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的能力,强化企业管理和提高员工素质,企业才能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整个行业所遇到的不利因素才能在新的发展中逐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