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北区同德路82号的试验田夹岭沟小区,一套坚立在居民楼七层屋顶上的青岛太阳能系统,在数天之内吸引了众多附近居民的较早驻足旁观。
这一国内较早的家到效家用分布式光伏系统,12月22日刚刚安装完毕。庭光而这距离11月1日国家电网《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伏电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仅有一个半月之隔。
“10月底的站收时候看到国家电网的文件就萌生了这个想法,当时只是馈行抱着试一试的思路,没有想到较终居然能够落地。业资”该项目业主徐鹏飞在青岛一家太阳能厂工作,试验田多年行业资源的青岛积累使其一直想学以致用。
中国现有的较早分布式发电项目大多建在各级部委及工业园区的屋顶上,可以自发自用,家到效多余电量也可出售给电网。庭光与之相比,伏电在徐鹏飞之前,仅有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赵春江在其上海自家屋顶上兴建家庭光伏电站,但彼时电站并未获得许可并入国家电网中。
上海淘科常务副总经理陆剑洲告诉记者,2006年德国屋顶光伏电站占据90%的比例,随着地面光伏电站的崛起,家庭比例已有所下降,但按照客户群来看,“现在依旧有30%的可观比例”。参照德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及美国经验,家庭光伏电站在中国未来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靠前个家庭电站的诞生
这个中国靠前个家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装机总容量2千瓦,并网电压为380/220V,采用电量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方式并入电网。
徐鹏飞告诉记者,该光伏系统的总投入资金2万多元,价格如此之低,是因为熟悉该行业,同时又同行的帮助可以拿到优惠的组件,“普通老百姓可能要3万左右,还要人工安装费等费用”。
2千瓦的光伏系统共使用4块240瓦多晶硅光伏组件和5块230瓦多晶硅光伏组件以及一台2千瓦的逆变器,组件由上海羲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逆变部分由深圳晶福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此外,中国绿色电力网提供监控设备实时监控整套系统运行情况。
在徐鹏飞萌生建设该家庭光伏系统之后,11月初陆剑洲至青岛与其相会,徐鹏飞将此想法托盘而出,遂得到陆剑洲的支持,并为其联系到上海和深圳厂家。
“我们同时无偿提供两项东西,一个是光伏发电数据采集器,一个是中国绿色电力网光伏电站远程监控管理服务,后者可以监控该系统的电力发电详情。”陆剑洲说。
目前青岛电网通过2块电表分别计量用户使用电量及光伏发电量,该系统并网当日光伏发电8.5度。根据青岛电网的测算,这套家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每年设计发电2600度,可以节省标准煤0.91吨,减少2592.2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徐鹏飞回忆,其11月9日靠前次提交申请,但后来因材料不全而被退回;根据青岛电网反馈的意见,其重新提交的申请于12月3日被青岛电网所受理,“准备的材料很多,有身份证和户口薄复印件,有房产证及居委会证明等”。
“因为是公共屋顶,我住在五楼,系统要放在七楼楼顶上,所以得一家一家的做工作,当然也有不理解的。”徐鹏飞花了约一个月的时间,将七层楼上下用户都做了工作,较终获得所有居民的认同。
徐鹏飞说,青岛电网仅用19天的时间就同意其申请,“事实上电网也没有经验可循,而电网内部的系统是固定的,就需要有录入,较其麻烦”。
青岛电网人士承认,青岛电网接到徐鹏飞的申请后,因为是国内靠前家,故此一级一级往上报,较后开辟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窗口,优化并网流程,简化并网手续,为接入系统工程建设开辟绿色通道。
徐鹏飞说,原先他自己拉来组件、支架、逆变器等,打算自己安装,“青岛电网还专门从其公司安装工程队中抽出两个人,使得系统两天内就建成了”。